医院订阅哦!作为高考生,你该知道的区域地理:秘鲁前言这是续《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框架全解》之后,姚老师的再一力作:以一个高考生的视角,来审视所谓的“区域地理”,主要讲解世界上的主要国家或地区——而所谓的主要国家或地区,自然是指高考或者模拟考中常考的国家或地区——我们边讲解边对照高考常考考点,让你的知识点对上高考考点,好让你学有用武之地!此为本系列专题的宗旨。本篇要介绍的是——秘鲁。听到“秘鲁”这俩字,大家肯定会条件反射,想起“秘鲁渔场”——关于秘鲁,自然不能只记得“秘鲁渔场”这个知识点啦,我们还得了解得更多一点。那有哪些需要我们去了解的呢?莫急莫急,让姚老师好好给大家梳理梳理吧!请看正文:一、自然地理方面知识点1:秘鲁的地理位置秘鲁在南美洲的位置还记得我在《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框架全解》里提到“描述地理位置特征”怎么答的么?如果记得话,你就会发现:我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秘鲁的地理位置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着答题框架来描述滴:1、从绝对位置上来看:秘鲁位于南半球、西半球,处于低纬热带地区,赤道从本国最北侧擦肩而过,80°w穿过本国东部地区,大致位于0°-20°s、70°w-80°w之间。2、从相对位置来看:秘鲁位于南美洲的西(北)部,北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南抵智利,东临巴西,东南与玻利维亚接壤,西濒太平洋。知识点2:秘鲁的地形特征秘鲁地形图同样的,还记得我在《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框架全解》里提到“描述地形特征”怎么答的么?如果记得话,你也会发现:我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秘鲁地形情况的时候,基本上也是按着答题框架来描述滴:1、东部以平原(亚马孙平原的一部分)为主,中部以山地为主(安第斯山脉的一部分),西部是狭长的沿海平原。2、地势上中间高,两侧低。中部山脉呈南北纵列分布,地势高差大。3、西部沿海海岸线较为平直,中部的南段多火山(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所致)补充课外的:秘鲁高原山地面积占了国土面积的1/3,又因秘鲁古代文明多分布在高原之上,故有“高山之国”的称号。知识点3:秘鲁的气候情况南美洲(秘鲁)气候图我们可以从图中直观看出:秘鲁全境从东到西,分为三大气候区。东部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中部为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影响,形成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日温差、年温差变化大;西部受副热带高压、东南信风(既是焚风、背风坡又是离岸风)以及秘鲁寒流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而温和(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所致)。知识点4:秘鲁的河湖情况秘鲁的河流湖泊示意图秘鲁的只要河流为乌卡亚利河(名字很拗口,音译的,没办法),属于亚马孙河的上游河段。我们高考地理的主角是亚马孙河,所以乌卡亚利的地位就略显尴尬了,若不是讲到秘鲁这个国家,估计大家都不晓得乌卡亚利河是个什么鬼。嗯哼,大家可记可不记。我们重点要记的是——的的喀喀湖。这是秘鲁与玻璃瓦尔交界处的一个湖泊,为南美洲第三大湖泊。关于的的喀喀湖,你们要记的要点有这么几个:1、成因分属:属于构造湖,因板块断裂塌陷而成;2、形成过程:地处板块交界处,先是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发生断裂塌陷,形成构造盆地,后有周边高山冰川融水不断注入,形成湖泊;3、特殊地方:地处内陆而不咸,位于高山而不冻——地处内陆而不咸的原因: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周边有源源不断的高山冰川融水注入,稀释作用强,淡水补给量大于湖水蒸发量。位于高山而不冻的原因:(1)虽处高原,但地处低纬,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2)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能丰富(3)周边群山环绕,阻挡冷空气侵入(4)本身湖水面积广大,不易结冻。以上3大要点要背熟,都是考点和答题方向。5、秘鲁的自然资源南美洲(秘鲁)矿产分布图不要小看秘鲁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可丰富了。矿产资源丰富方面:丰富。秘鲁是世界12大矿产国之一。主要有铜、铅、锌、银、铁和石油等。铋、钒储量居世界首位,铜占第三位,银、锌占第四位。石油探明储量为4亿桶,天然气亿立方英尺。森林资源方面:丰富。秘鲁的森林覆盖率为58%,面积达万公顷,在南美洲仅次于巴西。水力资源方面:丰富。东部山地与平原交接地带,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蕴藏量大。海洋资源方面,渔业资源丰富。鱼粉产量居世界前列——得益于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关于秘鲁寒流有3个考点:(1)秘鲁寒流的成因:东南信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受离岸风的影响,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寒流。(2)秘鲁渔场鳀鱼资源丰富的原因
这个,有空去看看我的《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框架全解》,里边有“渔资丰富原因”专题,系统复习一下,这边不作重复叙述。
(3)秘鲁寒流与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气候异常的现象。体现在秘鲁,即为:
a、秘鲁寒流增温→导致海水蒸发旺盛→降水增多→导致洪涝灾害频发等→引发相关社会问题;
b、秘鲁寒流增温→导致鱼类死亡(因为习惯了冷水,突然间增温,不适应)→渔业减产
二、人文地理方面知识点6、秘鲁的人文概括秘鲁首都利马的一角在哥伦布达到美洲之前,秘鲁已有发达的古文明,并建有印加帝国(现在的马丘比丘古城,就是著名的印加遗迹),定都库斯科城。16世纪,西班牙帝国征服印加帝国,建立秘鲁总督区,包含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年独立后,秘鲁既经历了政治动荡、财政危机,也有出现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现在的秘鲁,是总统制议会民主共和国,定都利马。全国划有为25个地区。秘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为中等,全国约有50%人口生活在贫穷之中,主要经济活动有农业、渔业、矿业以及制造业(如纺织品)。人口为多万(年),民族包括印第安原住民、欧洲人、非洲人和亚洲人。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一些地区通用克丘亚语和其他方言。各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在艺术、饮食、文学和音乐等领域创造了多元的表达方式。——说了这么多,跟高考地理有关系就仨句:(1)首都利马(2)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3)人口多万,语言为西班牙语。知识点7:秘鲁的工农业秘鲁人在“石烹”玉米农业:秘鲁在印加帝国时期,开辟梯田,利用高山融水种植玉米,建立起发达的农业。“秘鲁”一词在印加语言中,意味“玉米之仓”,所以秘鲁也有“玉米之国”的称号。西班牙殖民秘鲁之后,在秘鲁发展种植园经济,广种甘蔗和棉花,而忽略了粮食的生产,导致秘鲁粮食无法自给自足,长期需要进口。秘鲁农业的两重性:沿海平原的集约化生产山区的粗放型生产。沿海种植经济作物:芦笋、甘蔗、棉花、烟草;(秘鲁是世界最大的芦笋出口国!)山区种植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小麦、土豆;注意:秘鲁粮食无法自给自足!工业:两句话:第一句话,不发达!第二句话:以加工和装配业为主。好了,过。知识点8:秘鲁的交通秘鲁在南美洲的位置秘鲁的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货运量占全国运输总量的80%。水上运输较发达,外贸主要依靠海上运输。利马既是秘鲁的首都,也是最大的港口城市。利马这城市很好玩,一年四季天天不下雨。被称为“无雨城”。那么问题来了,利马为何无雨呢?回头去看看我的《高考大题答题框架全解》里的“影响降水因素”专题,你会找到答案~利马也被称为“雾都”原因是冬季多雾。利马为何冬季多雾呢?1、水汽多——濒临海洋,水汽充足;2、有逆温现象——(1)受秘鲁寒流影响,近地面气温低(2)冬季陆地地面气温低(3)这样大气的气温高于地面气温,形成逆温层,水汽难以兴云致雨,只能冷凝成雾,悬浮空中。三、考题中的秘鲁28.(11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南美洲秘鲁国及周边地图材料二秘鲁首都利马全年干旱少雨,以“无雨之城”闻名世界。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位于山间高原,湖区周围高山环绕,湖面海拔达米,面积约为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米。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1)简述影响秘鲁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2)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城”的主要原因。(3)简要说明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主要原因。四、末尾彩蛋:秘鲁美景的的喀喀湖马丘比丘遗迹布兰卡山戈克塔瀑布安第斯山本节课到此结束,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maalm.com/lmjj/9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