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鳀鱼生活在水温20℃以下的近海,属冷水性小型鱼类,以甲壳类动物为食,同时鳀鱼又是海鸟的主要食物,海鸟粪是秘鲁重要的磷肥资源。鳀鱼不适合食用,是秘鲁加工出口高蛋白质饲料——鱼粉的重要原料,鱼粉制作包括选料、蒸煮、压榨、晒干、粉碎等环节。近年来国际市场对鱼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秘鲁是世界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利马、钦博特等地均为世界鱼粉的主要产地,中国是世界同时也是秘鲁最大的鱼粉进口国。
图甲示意秘鲁位置和范围,图乙示意-年秘鲁鱼粉出口总量与出口额关系。
(1)简析秘鲁附近海域鳀鱼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分析说明秘鲁限制捕捞鳀鱼对保证磷肥资源的重要意义。
(3)简述利马、钦博特发展鱼粉加工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4)概括-年秘鲁鱼粉出口的特点并提出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1)从鳀鱼的生活习性及渔场形成的原因入手,结合当地近海海域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秘鲁鳀鱼生活在水温20℃以下的海域,属冷水性小型鱼类,我们可以从该海域的水温进行分析,结合材料我们可知该海域地处热带但是受到秘鲁寒流及上升冷海水的影响,水温较低(或者低于20℃)适合鳀鱼的生长;结合渔场形成的原因(洋流作用、沿海径流(外力)注入养分、大陆架等因素)和该海域近海的特征我们可知该地地处上升补偿流处,海底养分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鳀鱼提供饵料。该地气候干旱、地处浅海大陆架,水深浅,海底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2)据材料:“鳀鱼又是海鸟的主要食物,海鸟粪是秘鲁重要的磷肥资源。”可知过分捕捞鳀鱼,海鸟食物缺乏,会导致海鸟数量和鸟类资源的减少,进而磷肥资源减少。限制捕捞鳀鱼,这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生态平衡的规律,协调海鸟与鳀鱼的数量关系,以保证磷肥产量。
(3)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发展的自然区位条件。靠近秘鲁渔场,原料丰富;鱼粉需要晾晒,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高温少雨,有利于半成品晾晒等。
(4)结合图中曲线变化进行分析,特点为出口总量波动下降,单价总体上升,使得出口总额总体上升。具体措施,拓展鱼粉进口渠道;提升国内鱼粉产能;积极开发替代产品。
(1)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虽位于热带海域,但有寒流流经,水温适宜;沿岸上升流把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
(2)过分捕捞鳀鱼,海鸟食物缺乏,会导海鸟数量和鸟类资源的减少;但海鸟过多,又会影响到鳀鱼的产量;限制捕捞鳀鱼,这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生态平衡的规律,协调海鸟与鳀鱼的数量关系,以保证磷肥产量。
(3)靠近秘鲁渔场,原料丰富;热带沙漠气候区,高温少雨,有利于半成品晾晒;沿海运输便利。
(4)特点:出口总量波动下降;单价和出口总额仍总体上升。措施:拓展鱼粉进口渠道;提升国内鱼粉产能;积极研发替代产品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短命植物又称短营养期植物、短期生植物。一年生短命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短短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生命周期,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短命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是新疆植物区系中一类独特的浅根系草本植物。图甲为新疆伊犁地区地形图,图乙为伊宁市附近一气象观测站多年的气温和降水观测情况示意图。
(1)伊宁市附近的伊犁河谷是新疆一年生短命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2)简述伊犁河谷4-5月份短命植物生长旺盛的原因。
(3)简要说明伊犁河谷短命植物的资源价值。
(4)推测短命植物主要分布地区的气候特点。
(1)北天山阻挡了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气温较高;西面敞口,接纳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水热条件较好。
(2)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多;冬季因降雪多,地表有大量积雪,春季气温回升,有大量的积雪融水;4-5月份气温条件和降水状况较好,夏季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
(3)春季牧场的主要牧草;短命植物花色艳丽,极具观赏价值;有些植物还是中药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4)短命植物一般分布在降水稀少、四季分明、夏季酷热、冬季严寒但冬春有一定融雪的干旱区。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垫状点地梅是一种先锋植物(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植物,能够在严重缺乏土壤和水分的地区生长),是我国特有物种。其根长出短枝紧密地挤在一起,形成厚实而有弹性的垫子,贴伏于地面,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左下图示意垫状点地梅覆盖度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图中黑色圆面积代表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大小),右下图示意垫状点地梅的景观图。
(1)推测垫状点地梅在我国的分布特征。
(2)分析垫状点地梅植物体平均温度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气温的原因。
(3)分析垫状点地梅作为先锋植物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1)由材料分析可知,垫状点地梅能够在严重缺乏土壤和水分的地区生长,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适合垫状点地梅的生长。从垫状点地梅覆盖度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可知,垫状点地梅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摄氏度到2摄氏度之间,温度过高和温度过低都不适宜,因此判断垫状点地梅应该分布在西部的山地和高原,而且其分布随海拔上升其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数量多于背风坡;阳坡光照条件较好,因此阳坡数量多于阴坡。
(2)由上题分析可知,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地,由于这些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垫状点地梅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多,温度高;而且从垫状点地梅的形态来看,其贴伏于地表的垫状结构具有保温作用,而且有利于抵御寒风,减少热量交换,从而使温度较高;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等的含量少、吸收地面辐射少,降温快,气温低;晚上由于空气稀薄,保温作用弱,热量容易丧失,气温降低得更多,因此温度较低。
(3)整体性就是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在: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植被的生长影响地表,能够加快岩石的风化,促使土壤的形成;植被的存在,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和热量的流失,从而能够留住水分和热量,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生存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有利于提高当地生物的多样性。
(1)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山地、高原地区;随海拔升高其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迎风坡数量多于背风坡;阳坡数量多于阴坡。
(2)垫状点地梅生存的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垫状点地梅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多,温度高;贴伏于地表的垫状结构保温作用强,而且有利于抵御寒风,减少热量交换;由于当地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等的含量少,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低;晚上保温作用弱,热量容易丧失,气温降低得更多。
(3)加快岩石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留住水分和热量,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雪豹是我国珍稀的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上生活海拔最高的动物之一,主要在夜间活动,大部分分布在亚洲高山雪线附近陡峻的山地,其中一半以上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中外学者考察发现我国的雪豹活动区域与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重合率只有25%。因此,学者们认为藏族社区居民参与保护雪豹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藏族居民十分喜爱和崇尚雪豹,国际山水自然保护组织的科学家号召牧民们学会摄像,随时记录雪豹的行踪,并在雪豹经常出没地区安放红外夜视相机进行监视。
(1)简析雪豹在我国西部能够广泛分布和生存的原因。
(2)分析青藏高原地区与新疆地区雪豹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及原因。
(3)针对青藏高原雪豹活动的区域,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
(4)有人提出使用RS技术解决记录雪豹行踪的难题但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请为反对者提出判断依据。
第(1)题,雪豹在我国西部能够广泛分布和生存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自然原因可以从空间、地形、气候、水源、天敌等生存条件考虑;人为原因可以从人口数量和人类的捕杀方面回答。第(2)题,分析青藏高原地区与新疆地区雪豹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及成因,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其差异为区域大小方面,而成因主要是青藏高原与新疆地区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性比较。第(3)题,针对青藏高原雪豹活动的区域,提出保护的有效措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建立青藏高原雪豹自然保护区,动员藏族居民区群策群力、借助国际和民间组织的资金与技术设备保护,研究雪豹的生存空间及习性等是有效措施。第(4)题,不同意,理由可从设备的价格,卫星影像拍摄困难等方面回答。
(1)雪豹抗寒和攀岩能力极强,我国西部地形陡峭,气候严寒,有广阔的雪域高原;饮水条件优越,冰川广布;雪豹是食物链上的顶层动物,没有天敌;这里人迹罕至,人类活动干扰少;藏族等少数民族同胞保护意识强,雪豹不易受到捕杀。
(2)青藏高原地区因平均海拔高达米,雪线以上的区域广布,故雪豹空间分布很广;而新疆地区沙漠面积浩瀚,高大山脉雪线以上的区域狭小,故雪豹空间分布集中在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
(3)建立青藏高原雪豹自然保护区;动员藏族居民群策群力;借助国际和民间组织的资金与技术设备研究及保护雪豹的生存空间。
(4)卫星影像地图需要高密度地连续拍摄才能够捕捉到雪豹的踪迹,价格昂贵;雪域高山面积广大,色彩单调,冰雪的白色与雪豹的毛色近似,实际拍摄中捕捉目标十分困难;雪豹是昼伏夜出的夜行动物,夜间卫星影像拍摄困难。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缘,位于河北省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米,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是滦河的水源地。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清朝末年,由于过度的砍伐、连年的山火等原因,塞罕坝逐渐形成“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高丘。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年国家成立塞罕坝机械林场,历经半个世纪,坝上“三代人”用青春和汗水营造了以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为主要树种的万顷林海,这些树种抗寒、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期对土壤要求较高,但过湿的粘性土壤不利于其发展。如今,塞罕坝森林、草原、湿地景观再现,荒凉高丘再度变成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材料三 左图为塞罕坝林海景观图;右图为塞罕坝湿地景观图
(1)连年山火是塞罕坝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试分析山火频发的季节及引发山火的自然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落叶松等三种树木能在塞罕坝大面积种植的原因?
(3)简析塞罕坝形成高原湿地的条件?
(4)从生态效益角度说明如今的塞罕坝就是“金山银山”?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山火频发的季节及引发山火的自然原因主要结合塞罕坝地区的自然环境分析。由于塞罕坝位于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春季该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靠近冬季风源地,大风天气多;塞罕坝森林草地资源多,可燃物丰富,所以春季易发生山火。
(2)落叶松等三种树木能在塞罕坝大面积种植的原因要结合三种树木的生活习性及塞罕坝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塞罕坝地处温带,热量条件适合落叶松等温带树种的生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排水较好,土壤不会过湿;沙质土壤广布;位于山脉南麓,冬季风背风坡,利于越冬;位于山脉阳坡,光照充足;国家政策、资金、科技的支持;有人才支持和坚守使得三种树木能在塞罕坝大面积种植。
(3)塞罕坝形成高原湿地的条件要从水源、降水、蒸发、冻土及地形等方面分析。读图结合材料可知,塞罕坝为滦河源头,有河流水源补给;纬度、海拔较高,平均气温较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植被面积广,涵养水源;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4)如今的塞罕坝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效益主要从对气候、大气、防风固沙、水源及生物等方面叙述。生态效益:改善局部气候;固碳释氧;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1)春季。塞罕坝位于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春季该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靠近冬季风源地,大风天气多;塞罕坝森林、草地资源多,可燃物丰富。
(2)地处温带,热量条件适合落叶松等温带树种的生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排水较好,土壤不会过湿;沙质土壤广布;位于山脉南麓,冬季风背风坡,利于越冬;位于山脉阳坡,光照充足;国家政策、资金、科技的支持;有人才支持和坚守。
(3)塞罕坝为滦河源头,有河流水源补给;纬度、海拔较高,平均气温较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植被面积广,涵养水源;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4)生态效益:改善局部气候;固碳释氧;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枫树性喜温凉,加拿大枫树种类多达多种,加拿大也因枫叶而闻名世界,被称为枫叶之国。在加拿大的枫树品种中,最著名的是糖枫,其树干流出的汁液可制糖,枫糖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机酸,深受当地人们喜爱。枫糖制作历史悠久,制作过程简单,但通常只有40年树龄的枫树才能出产有用的汁液,且采集糖枫树液需要合适的气温,只能在每年3、4月收割。下图为加拿大地形图。
(1)分析加拿大枫树种类多样的原因。
(2)加拿大糖枫树树汁含糖量高达3.5%,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你是否赞同加拿大扩大枫糖开发规模?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1)加拿大枫树种类多样的原因应从国土面积、枫树生长习性、国家传统等角度分析。据材料可知,枫树性喜温凉,据图可知,加拿大纬度较高,大部分领土气候温凉,适宜枫树生长;且面积居世界第二,国土面积广阔,地形类型多样,枫树种类多;枫树被定为国树,枫叶被定为国花,是加拿大的象征,因此枫树种类多样。
(2)影响植被生长的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温差、风、湿度、光照等因素。据图可知,加拿大纬度较高,夏半年白昼较长,日照时间长,利于糖枫树的光合作用,积累丰富的淀粉;同时纬度高,气温低,热量条件较差,且冬季漫长寒冷,枫树呼吸作用消耗的糖分少,因此含糖量高。
(3)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均可,言之有理即可。赞同应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不赞同应从生态角度考虑。据材料知,加拿大糖枫树种植广泛,制糖原料丰富;且制糖技术简单;枫糖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机酸,深受当地人们喜爱,说明枫糖市场需求量大;枫糖营养价值高,开发潜力大;开发历史悠久,技术先进,经验丰富。但糖枫树产糖所需时间较长;据材料知,糖枫树汁液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收获;大量采枫树汁液制糖易破坏枫树生长,威胁生态安全;枫树是加拿大的代表性景观,加大开发可能导致景观破坏。
(1)加拿大纬度较高,大部分领土气候温凉,适宜枫树生长;国土面积广阔,地形类型多样,枫树种类多;枫树被定为国树,枫叶被定为国花,是加拿大的象征。
(2)加拿大纬度较高,夏半年日照时间长,利于糖枫树的光合作用,积累丰富的淀粉;热量条件较差,且冬季漫长寒冷,枫树呼吸作用消耗的糖分少。
(3)赞同理由:糖枫树种植广泛,制糖原料丰富;制糖技术简单;居民喜爱,枫糖市场需求量大;枫糖营养价值高,开发潜力大;开发历史悠久,技术先进,经验丰富。不赞同理由:糖枫树产糖所需时间较长;枫糖树汁液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收获;大量采枫树汁液制糖易破坏枫树生长,威胁生态安全;枫树是加拿大的代表性景观,加大开发可能导致景观破坏。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添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maalm.com/lmjt/5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