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利马  > 利马发展 > 正文 > 正文

壹木读书会创造自然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17 23:46:30
白癜风检查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bdfhl/190329/7007722.html

壹木自然读书会第期,由曹远杰书友分享给大家的《创造自然》,以下是整理的资料。

关于本书

1、作者德国人,现居英国,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受业,设计历史学家,其著作多次获得图书奖。

2、TheInventionofNature:TheAdventuresofAlexandervonHumboldt,theLostHeroofScience

3、本书为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年出版,译者边和。另有年繁体字版,书名为博物学家的自然创世纪。

4、这本书是人物传记,讲洪堡的生平、业绩、思想、影响,但又不仅仅是这些。它通过讲述洪堡的交往与辐射,折射出洪堡生活的时代的丰富的图景,有着丰富的历史人物。

全书更是洋溢着浓烈,简直是炽烈的对大自然的热爱,热爱的同时有着高度的理性,是一本科学与人文,理智与情感,自然与历史交织,文笔生动,事例丰盈,阅读体验上乘的佳作。

5、匠心之作。作者为撰写这本书,做了大量的档案研究和文献阅读,并亲身追寻洪堡多处足迹。全书近五百页,其中注释、参考文献清单占了一百多页,正文前面有3张地图,洪堡科学考察路线图;文中黑白插图68幅;书中部彩色插图15帧。

6、虽然是人物传记,但没有普通传记那样的大段引用传主文字,我数了一下,仅一处整段引用,整句引用也很少,绝大多数是词句的引用。

洪堡其人

(一)生平与时代年5月6日,洪堡与世长辞,距90岁生日还有4个月。18天前,也就是4月19日,他才最终搁笔),将煌煌巨著《宇宙》第五卷的手稿交出,两天之后,他病倒了,一卧不起,直到生命终点。弥留之际,他最后向世界投去望眼,下午的阳光照在卧室墙面上,像是大自然也在与他告别。洪堡说,“这阳光多么光彩照人,像是在召唤地球仰望天堂。”

(二)个性特点

博闻强记。(P14)

乐善好施。他的嫂子担心其他人的利用他的慷慨。“他自己吃干面包,却让那些人吃肉。”

精力旺盛。最好三件事同时发生。(P、P)

交游广泛。洪堡极其渴望与科学同仁分享想法,也非常珍惜、享受这种智性交往。这一方面是他的天性,也和他的个人生活有关系。洪堡没有小家庭,父母很早就不在了,唯一兄长在欧洲四处为官,兄弟俩难得相聚。他的全部精神能量,全部情感维系,弗洛伊德说的力比多,都在科学研究,在与同仁的交往与交流。

(三)献身科学,是当时欧洲科学界的枢纽。

1、身边永远有一位智识伙伴。

艾梅.邦普兰

盖伊.吕萨克

弗朗索瓦.阿拉戈,(P),两段

联系维特根斯坦

2、与当时西方知识界的顶级人士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

与其兄,席勒、歌德在耶拿,介绍威廉。歌德、康德(《自然地理学》)对洪堡的影响。群居终日,言不离义。(P15,19,21,23,26)。欧洲沙龙,联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使徒会,伍尔芙的布鲁斯伯里圈子,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约瑟夫.班克斯,继任汉弗莱.戴维

托马斯.杰斐逊

查尔斯.达尔文

三、发现之旅

洪堡一生中有两次发现之旅。一次是年到年的美洲之旅,为期五年,时年30岁。第二次是年的俄罗斯之旅,为期近一年,时年60岁。

下面为大家分享这两次发现之旅。

(一)美洲之旅

年6月初,西班牙西北端港口城市拉科鲁尼亚,登上护卫舰“皮萨罗”号。多年前,皮萨罗靠着人的小股军队,征服了一个万人的印加帝国。。。出发前的心情。P36。赤道上的星空。

为了这次美洲之旅,洪堡渴望得太久,也准备了太久。自从他母亲年去世后,洪堡再也没有来自父母的约束与羁绊,他像飞鸟投林般,渴望出发,去野外,去天边。他准备了三年多,购买仪器、学习各类野外知识,发表论文,积攒科学界人脉。这几年,他已经命名了一种新植物,攀登了阿尔卑斯山并测量了它的高度,四处寻求海外旅行的许可,找到了最好的考察搭档。他甚至还想跟随拿破仑出生埃及。《埃及述记》《高卢战记》茕茕孑立,东奔西顾。

抵达之初的兴奋。(P43)

4个月后,遭遇地震。作为一个科学狂人,他把这个视为大自然对他的奖赏,他开始。。。。。。。。,以及思考地震的成因。(P45)

探索神秘的卡西基亚雷河。(P47)

考察巴伦西亚湖。(P48),水位下降,当地人的结论,洪堡调查后的结论:湖水水位的下降是由周围森林的砍伐以及大量引水灌溉农田造成的。

初步形成人类活动极大地影响了气候变化的观念。

对滥伐森林发出警告。(P51),解释森林在生态系统和气候形成中的基本功能:涵养水土,增加大气湿度,降温。

亚诺斯平原。(P54、P55),驱马下湖,把电蟃赶出泥沼。

河岸的雨林。太初世界,抓伶猴。(P60)

遇到,队伍扩员。(P62)

采集标本,抱怨猴子不合作。(P64)

曲叶矛榈,关键种。(P68)

抵达波哥大,如英雄凯旋。(P72)

安第斯山脉险象环生。(P72)

2年1月,抵达基多。考察周边火山皮钦查火山。(P77、78)

登顶钦博拉索峰,生命之网,生命之图。(P-84)

抵达利马。皮萨罗建立的殖民地首都。考察洪堡寒流。(P86)

3年2月26日,洪堡再一次跨过赤道,告别这一片他将用尽余生来怀念的南半球世界。

墨西哥经停一年,后北上新生的美国,毛遂自荐拜访托马斯.杰斐逊,亲证这个新生的,他认为“年理念”诞生的国度。年6月底,他回到了巴黎,受到英雄凯旋般的热烈欢迎。在美洲旅途中,他给欧洲的友人们写了大量的书信,用他的话说,万一我死在途中,人们不至于马上忘掉我。我们似乎可以说,洪堡具有今天人们的传媒意识,他的每一封信,都是一根扎向欧洲知识界的针灸,都在提醒人们,当下世界最前沿的植物、动物、地质、气候,包括那片广袤无垠的美洲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资讯,都尽在他笔下和脑中。

我想,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长征,长征需要根据地,中国革命的真正转机在于红军开上井冈山,建立红色根据地。对于洪堡,这一次为期五年的美洲之旅,就是他永远的根据地。年之后,他再也没能踏上美洲的土地,但是,他无数次魂牵梦萦这片遍布奇花异草、大河奔腾的神奇的大陆。这里是他精神上的原乡,思想上的根据地。

(二)俄罗斯之旅

年4月,洪堡自柏林启程,奔赴俄罗斯,开启他人生第二次科学考察之旅。这一次,距上次美洲之旅足足隔了30年,30年,廉颇老去,洪堡六十岁了。

作为一名博物学家,前面三十年他在干嘛呢?蹉跎年华?是的,我是这么认为的,洪堡本人也是这么感叹的。但错不在他,在于当时的时势。

从年回到法国的那年起,洪堡就在渴望再次出发,就像托尔金笔下的矮人渴望孤山那样,他最向往的是去南亚次大陆,考察喜马拉雅山,地球上最主要的两大山系之一。(P)

他说过,人不仅想从智性上理解自然,还希望能够切身体验自然。

障碍在于,十九世纪之初的欧洲兵荒马乱,拿破仑正在东征西讨,急于在历史上镌刻他的名字。6年,他骑着高头大马,穿过柏林的勃兰登堡门,同年,占领维也纳,中世纪的百足之虫神圣罗马帝国轰然倒下;年,拿破仑折戟莫斯科,成就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年莱比锡会战,拿破仑老本蚀光;年,流放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内,旋即卷土重来;年,滑铁卢战败,流放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战火纷飞中,洪堡在全心写作。战乱刚一平息,他就开始谋求取得英国的许可。洪堡年,年,年,年,连续四次赴伦敦,寻找各种关系,科学界、政界,包括当时英国首相,都应允帮助他。但东印度公司,当时掌管英国的南亚殖民地,公司高层始终没有签发洪堡梦寐以求的去往南亚的许可。据说,公司高层对洪堡著作中宣扬的自由主义观点很不感冒,担心他的到来会揭发殖民地的各种不光彩行为。

终其一生,洪堡心愿未遂,但老天有眼,给了他一点小小的补偿。年秋天,他收到时任俄国财政部长、生于德国的康克林来信,询问铂金作为俄国未来通用货币的可能性。洪堡抓住这个机会,给予详尽解答的同时,试探着提出访问俄国的热切愿望。

这次旅行当然比不上美洲之旅,时间只有8个月,年4月至年底。但是,这仍是一次真金足银的科学之旅。行程近两万英里,在俄罗斯境内途经个驿站,更换了马。队伍更加整齐,包括一名矿物学家,一名博物学家(不是指洪堡),一位标本收集师,一位俄罗斯矿务官员,一个厨子,一支哥萨克卫队,一名伯爵。

这一路考察受到严格的监管,但洪堡岂是等闲之辈。他在完成考察矿藏的官方任务之余,利用行程太远、莫斯科鞭长莫及的优势,擅自增加多英里的行程,去了阿尔泰山,作为安第斯山脉的对照,他要完成他的毕生心愿。

穿越疫区。(P)

造访中俄边境。拜会传说中的天朝官员。(P)

回程中探索里海和伏尔加河。(P)

这次远东、中亚之旅,时间不是太长,也不无遗憾,洪堡却很满意,因为前面三十年的研究、思考,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一次野外考察,又给他带来很多新见识,朋友形容他“像一个装满沸水的锅子”。好比一座房子,俄罗斯之旅就是最后一根梁木,他还只有60岁,身体很棒,余生还长,他摩拳擦掌,着手撰写他的煌煌巨著《宇宙》五卷本。

(三)小结

洪堡高龄90,这两次发现之旅合计6年,在其漫长一生中只占1/15。除此以外,他还有些规模较小的考察、游学,如年,时年21岁,游历英格兰、荷兰、法国,广泛结识欧洲科学界名人,(P9)。

5年3月至8月,意大利之旅,考察维苏威火山。

与其他发现之旅比较。。。。

总的来说,野外考察的时间在他一生中不是太长,这是他的终身遗憾。但是,作为欧洲科学界的中心人物,他与欧洲科学精英保持密切联系,他们的每一次外出考察,都在他的目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maalm.com/lmfz/5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利马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