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峨蕊 > 峨蕊市场 > 正文 > 正文

孔学堂国学书博会淘宝记火热征稿中刘苏颉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4/28 11:04:18
人物名片王勇英,年出生于广西博白县东平镇,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广西作协副主席。有《弄泥小时候》《巴澎的城》《青碟》《巫师的传人》《雾里青花泥》等多部小说出版。作品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全国冰心图书奖。《雾里青花泥》入选中宣部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其作品以民俗元素和独特视角著称,充满了民族特色和乡土情怀。在8月31日的读者见面会上,广西儿童文学作家王勇英通过讲述儿时乡土生活,与读者分享了别样的童年故事和写作经历。天眼新闻记者:您在讲座中分享了很多童年趣事,比如每天带着几十只猫、狗、鹅这些小动物上学、睡觉,和身边的各种事物聊天、玩耍,这些记忆对您现在意味着什么?它们是您的创作来源吗?王勇英:童年的记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一种怀念。我常常想起曾经的朋友、亲人、村庄和儿时的生活点滴,让他们在作品中呈现,就是留住回忆和温暖。从另一方面来说,书写童年故事也是留住地方传统的一种方式。天眼新闻记者:《弄泥》系列故事不是出于观察和想象,而是来源于您的真实经历。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童年往往随着年龄而远去,请问您是如何保持一颗童心的呢?王勇英:说起这个事,我也很好奇,为什么年纪越大,对小时候的记忆却越清楚。这好像是儿童文学作家的共性,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谜。我也不会去追究了,既然灵感来自童年,就抓住它,争取创作更多作品。我很感激出现在我童年的人和物,也很享受来源于他们的灵感。天眼新闻记者:您在幼年时有很强的表达欲,可以认为表达是您的一种天赋吗?您认为儿童文学和普通表达的区别在哪?王勇英:擅长表达分为两种,一种是口语表达,一种是文字表达。就像是针对同一个故事,我书里的内容和我现场讲述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演讲或者对话是口语化的表达,注重现场效果。创作则具有文学性,要求文字的美感。天眼新闻记者:民族文化在您的多部作品中都出现过,这是一种创作自觉还是出于文化保护意识?在您的成长过程中,对民族文化是怎样一个认识过程?您如何看待民族文化在中国文化坐标内的位置?王勇英:我从初中开始发表作品,从写专栏到校园小说一类畅销书,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回归客家文化,写儿童文学。将民俗元素纳入创作,既是一种自觉,也包含了文化保护的意识。这和我成长的经历有关。现在很多民族文化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待,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原。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是组成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我将它们融入作品,是希望她们在孩子心中发芽,不要遗忘我们丰富的文化。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刘苏颉文字编辑/陆青剑视觉实习编辑/杨简编审/李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maalm.com/lmdc/11802.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峨蕊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